就是這樣。
因為對方學校來電要求今天做出決定,於是我決定先聽聽襄媽的意見。
其實,我心中已經有了幾個決定。
現在其實有點後悔打電話給襄媽,因為揭起了沒有人願意看到的部份。
如果襄媽心裡頭希望我能夠留在花蓮,為什麼說不出口?
而在我說出這個癥結點後,為什麼又要惱羞成怒的生氣?
在我說昨天襄媽打電話給襄惹得襄生氣之後,襄媽怪我管得太多了。
還怪我告訴她的事情讓她緊張,也難怪襄以前請假從來不會告訴襄媽。
(就像以前我出任何事情都不想告訴爸媽一樣。我爸媽他們太容易緊張了。)
也質問我說,我現在是什麼樣的身分,插手管得這麼多?
話語傷人的能力,真的很強。
雖然我從頭到尾講話沒有生氣,卻被襄媽說我沒禮貌,就像我在對老爸一樣的態度。
就事論事,是不能拿來用在親戚上的。
他們還是希望我們『很有禮貌的』,即使他們的話語漏洞百出,最好還是不要反駁、不要說話的好。
其實,我根本覺得剛剛談論的東西不用生氣。
有什麼好生氣的?除了襄媽覺得她管教小孩不用別人插手,踏進了她的範圍之外。其餘的真的都只是生氣的藉口。
而,襄媽也拿我算是滿在意的一點來攻擊我:我的身分。
不是誰的小孩,也不是誰的男朋友,更不是誰的未婚夫。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我誰都不是。
所以在得知,我可能會因為她沒有說出口的一句話而離開花蓮的時候。就生氣了。
我離開花蓮,就代表我從此不會再幫忙『什麼』了嗎?
我離開花蓮,就代表了『什麼』嗎?
我離開花蓮,只代表了,我離開花蓮。
如果襄媽有什麼打算,應該要說出來。
至於,管教孩子的部份。老實說,我也真的沒有立場。
也因為不在裡面,才看得清楚。
襄其實不需要別人為她說什麼,只是,我覺得我欠了她這一點。
以前,我在襄媽罵她的時候,太站在父母的立場了。
除了我以外,也不會有哪個豬頭跳出來為襄講話,還得罪襄媽了。
(說得罪也很怪,一開始明明是在說,只要平心靜氣的告訴襄,很多事情她還是會聽的。只要我們改變態度就行了。是因為這樣而生氣的嗎?)
所以,我要去台北教書了。